拜登規則
我們是美國,沒有什麼事情是我們無法一起做到的!」美國時間七月四日晚間,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南草坪舉辦的國慶日園遊會上,用這段話,為將近十五分鐘的致詞作結。 這場約千人出席的「派對」,相較於七月一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中共建黨百年慶祝大典,規格顯得迷你;拜登著重美國如何逐漸擺脫疫情陰霾的談話,也明顯少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一番警告外來勢力恐將「頭破血流」的霸氣。 兩大強權,一周內的兩場慶典,東方巨龍的聲勢更為浩大,但華裔美籍的中國研究專家裴敏欣在中共建黨百年大典隔天撰文評論,對中國而言,「拜登,可能是更可怕的敵人。」理由是:「不同於川普以侮辱、威脅和關稅疏遠盟友,拜登修復了美國的聯盟,成功形塑一條相對團結的抗中戰線。」 六月,當台灣社會聚焦於新冠疫情,太平洋另一端的拜登政府則是連續出手,從最外顯的地緣政治,到5G戰、科技戰、金融戰,都像是在這一個月內完成了關鍵布陣,上任至今許多曖昧或決斷的背後意義,也似乎在此一個月間豁然開朗,攸關全球政經格局的「拜登規則」瞬間清晰──如同裴敏欣的解讀,這是一套「比川普更兇狠」的對中戰略。…